从检测到个性化定制,AI重新定义“精准护肤” | 科技新生力

从检测到个性化定制,AI重新定义“精准护肤” | 科技新生力

AI实现“私人订制”,个性化护肤展现无限可能。

“你的皮肤会说话吗?”

巴黎欧莱雅CEO在去年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上与虚拟美容顾问开启热聊模式。会场上虚拟美容顾问BEAUTY GENIEUS当众检测CEO的皮肤状态,并给出了相应的护肤建议。

“你的精华可以私人订制了!”

今年年初,国际美妆代工一哥科丝美诗(中国)与北京工商大学孟宏教授团队合作,共同研究中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区域环境与生活方式,了解其对皮肤生态的影响,从而开发出更适合中国人肤质的定制化C-Beauty产品。

随着技术的升级,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各行各业,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护肤行业也正在掀起一场由AI带来的全新变革,AI作为“私人护肤管家”高效赋能个性化精准护肤领域。

01

欧莱雅、雅诗兰黛加码,

AI提供千人千面的护肤解决方案

当以 AI 为核心的 “个性化护肤” 成为行业共识,从欧莱雅、雅诗兰黛等国际巨头到华熙生物、珀莱雅等本土领军企业,纷纷将战略重心转向 AI 技术赋能的定制化赛道。

通过智能分析,品牌能够实时捕捉消费者的肌肤状态,结合动态变量,生成 “一人一方” 的专属方案。

作为全球美妆巨头,欧莱雅一直走在行业创新的前沿。在2025年美国消费电子展(CES)上,欧莱雅重磅推出CellBioPrint设备,该设备能在五分钟内提供个性化皮肤分析,评估皮肤的油脂分泌、皱纹、皮肤屏障功能、毛孔大小和肤色均匀度等常规指标。

雅诗兰黛推出一款AI测肤工具,利用AI算法收集了一大批女性的肤色数据,结合双光子荧光显微技术对皮肤进行深达200多微米的逐层扫描,为个性化护肤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区别于欧美品牌侧重实验室级的基因检测,国内企业更擅长将 AI 技术融入消费场景。从上海家化、贝泰妮的AI测肤程序到华熙生物的柔性生产链,国内企业以更接地气的方式重构行业规则。

早在两年前,贝泰妮集团就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痤疮诊疗相结合,创新性地提出“分级定制 精准抗痘”的理念,并推出“AI+个性化定制祛痘”品牌“贝芙汀”。消费者仅需在品牌小程序上传3张照片,就能被精准识别痘痘肌种类,得到专属的诊断报告。

无独有偶,上海家化也在2023年推出了基于庞大中国人肤质数据的AI测肤程序,运用人脸关键点识别技术,分析肌肤的各项指标,并与佰草集、双妹等品牌产品库相结合。AI日渐应用于国货美妆领域,品牌在个性化的道路上更具科技性。

去年10月,华熙生物基于公司开发出的百种配方方案,发布个性化定制护肤服务。用户填写需求调研,在手机上进行AI皮肤检测,只需15分钟左右,就能定制专属的护肤精华或面霜。

这种“即时定制”的模式得益于华熙生物创新性的供应链改革。他们将 3000㎡车间浓缩成一台冰箱大小的工作站放进门店,采用微流控技术,实现了柔性化生产,能够现场制作乳液和膏霜,实现产品“立等可取”。次月中下旬,这一整套“立等可取”的个性化定制护肤产品与服务,首次落地青岛万象城润百颜门店。

在国际美妆巨头加速布局 AI 赛道的背景下,中国本土美妆企业正凭借技术创新与本土化优势,在“千人千面”的定制护肤领域开辟新战场。

02

撬动精准护肤技术杠杆,

AI助力品牌价值革新

当更多品牌还停留在卷质卷量,锚定个性化定制护肤转变的品牌已经达到next level。当产品不再以“推销出去”为目的,而是将“需求”摆在首位,美妆护肤品的价值不断提升。

1.AI打破同质化,技术壁垒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过去,个性化护肤面向高端市场;如今,定制护肤惠及到大众领域。而AI的发展更是提升了品牌的生产效率。可以说,AI赋能个性化定制服务,正在打破传统美妆行业的“二八定律”,构建以数据和算法为核心的新竞争关系。

润百颜所提供的“立等可取”的柔性生产及供应链模式,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动态需求,实现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用户在小程序完成的每一次测试数据,都能为企业实现“反哺”,系统通过这些数据不断优化成分配方,为消费者带来更为精准高效的服务。

AI的使用为品牌实现了“推式生产”到“拉式制造”的颠覆性变革。

当AI 算法开始精准匹配不同肌肤的需求,当柔性供应链可以实时响应市场变化,美妆行业的竞争逻辑已从“产品同质化”转向“数据资产”与“技术壁垒”的深度较量。

2.服务即体验,AI上线满足不同群体需求

贝泰妮集团“贝芙汀”专研痤疮治疗,AI诊疗系统覆盖千个县域,偏远地区患者同样能享受到一线城市的专业诊疗服务。AI 技术跨越地理界限,将专业诊疗服务送达每一个需要的角落,它重塑了美妆行业的服务边界。

放眼世界市场,AI个性化服务为许多残障人士送去了专业性的温暖。

雅诗兰黛上线VMA语音化妆助手,这是用AR和AI来分析用户的面部,旨在视障人士的化妆过程中提供帮助。它的音频不仅会告诉用户化妆是否准确,还提供了需要修饰的特定面部区域的描述。调整后也会继续扫描面部,确保妆效的准确性。VMA这款APP是完全免费的,可以检测任何化妆品,而不仅仅是雅诗兰黛。

兰蔻则开发出了一款适合身体障碍人士的手持式防抖智能化妆涂抹器——HAPTA,它结合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配合用户的一举一动,就能帮其克服手部动作障碍,让上妆变得简单。

AI技术的发展,为个性化定制服务增添了趣味。在价格战不再成优势的护肤市场上,服务成了产品的新卖点。而多方面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将目光放长远,考虑小众群体的不同之处,实现“技术向善”,品牌的格局高度决定了其未来道路的长度。

3.AI定制护肤催生“用户共创”,实现消费心智重构

不得不说,AI技术在个性化定制护肤的使用中,正在悄悄重构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互动模式,催生出“用户即共创者”的新消费模式。

用户从接受单纯的护肤产品,到经过系统的皮肤检测,定制一款独属于自己的产品,表明消费者已经跳出“被动接受”产品的传统消费观念,走向“主动共创”的新消费模式。

如今,消费者不再是被动的接收者,而是价值创造的主体;产品不再是标准化的商品,而是个性化的叙事载体。个性化定制服务通过AI,将消费者转化为产品开发的核心参与者。

03

AI定制个性化护肤前路布满迷雾

AI 定制护肤的繁荣建立在海量用户数据的基础上,但数据采集与使用的边界模糊正成为行业发展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即便AI为个性化护肤提供了不少准确的方案,但是数据上传云端之后,不乏有泄漏的风险。在算法时代,“大数据没有隐私”,用户使用小程序后常常会接收到一些相关的广告内容推荐,这让用户的使用体验大打折扣。

甚至,部分小程序的测试内容需要获取消费者多个维度的信息,但其中的一些内容,如完整姓名、电话等与护肤无直接关联。AI定制个性化护肤中带来的“数据霸权”正在透支消费者的信任。

另外,AI定制个性化护肤方案已经从高端线走向了大众化的市场,但是价格仍没有彻底“打下来”,不能完全辐射到每一个目标客户。同时,品牌为了降低成本,将护肤检测的问题降至10道,皮肤检测的准确率大大降低,与宣传的“99%的精准”形成反差。

“技术理想主义”与“商业现实主义”的冲突让AI定制护肤方案陷入“叫好不叫座”的怪圈,难以真正实现“技术惠及民众”。

尽管目前 AI 个性化护肤仍面临许多挑战,但AI 技术与护肤领域的融合也才刚刚起步。AI 技术为实现 “千人千面” 的个性化护肤方案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它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精准护肤的大门,消费者能够从中获得前所未有的专属护肤体验,真正告别盲目护肤的时代。

0条评论

评论

没有更多啦

加载更多

延伸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刊发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C2CC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C2CC会及时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并遵循C2CC创作共用约定。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C2CC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C2CC中国化妆品网。

晓霞走市场MORE

鲜锋MORE

在现场MORE

超级店长MORE